2022年上半年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坚强领导下,在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,我国船舶工业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,全行业努力拼搏,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,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。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,高端船型取得新突破,局地重大断点堵点基本疏通,生产逐步恢复正常,行业收入和利润实现增长。但全年保持稳增长仍面临严峻考验。
一、经济运行基本情况
(一)造船三大指标一升两降
1-6月,全国造船完工量1850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11.6%,6月环比增长64.2%。新接订单量2246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41.3%,6月环比大幅增长107%。截至6月底,手持船舶订单量10274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18.6%,比2021年底手持订单增长7.2%。
1-6月,全国出口船舶完工量1581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19.9%;新接订单量2044万载重吨,同比下降40.2%。6月底,手持订单量9113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18.2%。出口船舶分别占同期全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的85.5%、91%和88.7%。
(二)船舶出口金额小幅下降
据海关统计,1-6月,我国船舶出口金额104.3亿美元,同比下降5.7%。出口船舶产品中,散货船、油船、集装箱船和气体船仍占主导地位,出口额合计占比68.2%。其中,散货船占比28.9%、集装箱船占比18.9%、油船占比14.5%、气体船占比5.9%。
(三)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收入增长利润回升
1-6月,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6.8亿元,同比增长5.2%;利润总额20.3亿元,同比增长191.2%。企业亏损面减小,亏损企业数量由去年同期的18家降至14家。
二、经济运行主要亮点
(一)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,头部和腰部企业共同发力
上半年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.2%、50.8%和47.8%,以修正总吨计占42.0%、47.7%和41.5%,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。头部企业产业集中度基本保持稳定,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70.9%,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8.3%,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6.5%。腰部企业表现较为突出,上半年新接订单量超过5万载重吨的企业达到40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10家。
2022年1-6月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 | |||||
指标/国家 | 世界 | 韩国 | 日本 | 中国 | |
造船 完工量 | 万载重吨 /占比 | 4097 | 1320 | 843 | 1850 |
100.0% | 32.2% | 20.6% | 45.2% | ||
万修正总吨/占比 | 1411 | 405 | 248 | 593 | |
100.0% | 28.7% | 17.6% | 42.0% | ||
新接 订单量 | 万载重吨 /占比 | 4419 | 1614 | 442 | 2246 |
100.0% | 36.5% | 10.0% | 50.8% | ||
万修正总吨/占比 | 2331 | 979 | 154 | 1113 | |
100.0% | 42.0% | 6.6% | 47.7% | ||
手持 订单量 | 万载重吨 /占比 | 21510 | 6995 | 3153 | 10274 |
100.0% | 32.5% | 14.7% | 47.8% | ||
万修正总吨/占比 | 10179 | 3511 | 1012 | 4229 | |
100.0% | 34.5% | 9.9% | 41.5% | ||
注:此表世界数据来源于克拉克松研究公司,并根据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。 |
(二)高端船型取得新突破,绿色船舶多样化发展
上半年,我国新承接17.4万方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船30艘,占全球总量的32.6%,取得重大突破。新接船舶订单高端化趋势明显,修载比(修正总吨/载重吨)达到0.49,处于历史最好水平。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,新接订单以修正总吨计,集装箱船、气体船、散货船和油船分别占30.9%、30.7%、21.8%和6.5%。绿色动力在主流船型上全面应用,除集装箱船外,全球首艘LNG动力31.8万吨超大型油轮、20.9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等绿色船舶建成交付。1-6月,新承接订单中绿色动力船舶占比从2021年的24.4%快速提升至44.8%。
原文链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eyVr-uD2smGm7OMIywIKg
(来源: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,责编:浙江船协编辑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