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上半年,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浙江特色“415X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,我省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、国际市场动荡、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,船舶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,但总体发展势头良好,多项重要指标领先于全国。
一、运行总体情况
1-6月,我省船舶行业运行情况总体良好,完工量、新承接订单和手持订单量等重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均远高于全国水平。实现总产值172亿元,同比增长18.2%,其中民用船舶产值80.5亿元,同比增长36.9%;配套产值22.0亿元,同比增长9.3%;船舶修理产值55.2亿元,同比增长7.7%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.4亿元,同比增长3.4%,亏损6.4亿元。船舶完工量为145.4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4.9%,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.5个百分点,但出口同比下降28.8%。新承接订单同比增长57.9%,占全国比重13.55%,高于全国平均增速99.2个百分点,创近8年来新高;在新承接订单有效补充下,我省手持订单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,同比增长62.8%。
二、运行特点分析
(一)行业发展稳中有升,主要指标增长明显
全球造船市场在经历2021年快速上涨后,于2022年进入回调区间,叠加上海、江苏、广东等国内主要造船省份疫情反复的影响,导致全球和中国的三大造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。在船舶工业整体运行情况下行背景下,我省上半年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,助力船舶工业发展稳中有升,多项统计指标增幅均领先于全国,三大造船指标占全国比重增长明显。其中1-6月新承接订单同比增幅超50%,预计可满足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需要。
浙江省近3年三大指标所占全国比重
指标名称 | 2019年 | 2020年 | 2021年 | 2022年1-6月 |
完工量 | 8.27% | 6.1% | 6.8% | 7.86% |
新承接 | 6.48% | 7.9% | 6.3% | 13.55% |
手持订单 | 6.96% | 6.8% | 5.9% | 8.02% |
(二)船舶行业重点地区呈现新气象
台州市已成为我省第二大造船地市,各项统计数据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其中完工占比上升至41%,较去年同期增长20个百分点。台州市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原因在于:一方面,客户群体定位于国内的中小型沿海货船市场,从2019年起台州市船企近9成的新承接订单主要集中于国内沿海且单船载重不超过1.6万吨的中小型货运船舶;另一方面,政府主导重新配置优质产能要素,企业灵活的经营策略和相对充沛的资金保障,为台州近两年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。
2022年1-6月省内主要造船地市指标对比
序号 | 地区 | 工业总产值 | 完工量 | 新承接订单 | 手持订单 |
1 | 杭州市 | 5.41% | 0.0% | 0.0% | 0.0% |
2 | 宁波市 | 15.82% | 7.22% | 13.90% | 9.46% |
3 | 舟山市 | 59.78% | 50.55% | 57.56% | 57.68% |
4 | 台州市 | 18.26% | 42.16% | 28.52% | 32.86% |
5 | 合计 | 99.27% | 99.93% | 99.98% | 100.00% |
(三)细分行业同步发展,修船业提速回升
1-6月我省完成修船产值55.2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占全国份额约为35%,修船完工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22.1%和15.6%,修理单船平均吨位数1.98万吨/艘,其中外轮修理完工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3.1%和19.6%。
(四)主流船型基石地位不变,高附加值船型有突破
1-6月,三大主流船型在我省船舶工业发展中继续起着稳定器作用,尤其是集装箱新船订单持续维持较快增长,助推我省新接订单载修比提高至0.54(去年同期为0.49)。从新承接的绝对量上看,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继续领跑,两类船型占比高达84.9%,其中集装箱船成交艘数和吨位数分别同比增长70%和98.6%,且呈现产品大型化(平均吨位3.1万吨/艘,去年同期为2.5万吨/艘)、建造技术难度提高(载修比0.63,去年同期0.51,2021年底为0.56)的新特点。完工船型中,散货船占比约61.6%,油船完工交付量近2年来首次超过集装箱船,占比约24.3%。气体船市场迎来突破,长宏国际1-6月共交付3艘气体运输船(2艘5000m³LPG、1艘7500m³LNG)。
原文链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hgeuDZJJShA258FuNvCCw
(来源:“浙江经信”微信订阅号,责编:浙江船协编辑部)